
據美國媒體11月8日報道,由于螺旋槳組件出現問題,美國空軍9月底停飛了其現役主力戰術運輸機C-130H及其衍生型號。令人意外的是,最新調查顯示,此次停飛很可能由人為原因導致。
據美空軍機動后勤司令部發布的聲明,9月底,一名維修人員在對C-130H運輸機的發動機進行運轉試驗時,注意到該機螺旋槳持續漏油,后經檢查發現,其螺旋槳組件上有裂縫,且出現此類問題的C-130H運輸機不止一架。為此,美空軍暫時停飛116架C-130H運輸機。盡管目前已有少量C-130H運輸機恢復飛行,但此次大范圍停飛還是給美空軍帶來不小影響。
近年來,這已不是C-130系列運輸機第一次因螺旋槳和裂縫問題發生故障。2017年,一架由C-130改造而成的KC-130T加油機發生墜毀事故,造成15名海軍陸戰隊人員和1名水兵喪生。事故原因之一就是KC-130T加油機的螺旋槳葉片過度老化。2019年2月,因擔心一些仍在使用中的1971年前制造的螺旋槳葉片發生斷裂,美空軍停飛了約60架C-130H運輸機,以檢查和更換發動機螺旋槳葉片。當年8月,美空軍在對C-130H運輸機進行例行維護時,再次發現機翼構件連接部位出現非常規裂縫。由于涉事運輸機全部是較早服役的C-130H和C-130J型,平均飛行時間超過15000小時,且機翼未進行過任何延壽處理,美空軍不得不停飛了123架老舊的C-130系列運輸機,并通過加固維修以避免裂縫可能帶來的機翼從飛機上脫落的風險。此次美空軍宣布停飛C-130H運輸機,也是要對所有配備舊式54H60型螺旋槳的C-130H運輸機進行專門檢查,并盡快更換存在缺陷的螺旋槳組件。
C-130系列運輸機1956年加入美空軍服役,目前美空軍主要使用的C-130H型多為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產品,頻繁出現問題一度被歸因于服役時間過久。然而,最新調查顯示,美空軍機械師用來記錄檢查的一項維護程序,可能在10年內損壞了C-130系列運輸機的數百個螺旋槳葉片。
美空軍機動后勤司令部發言人唐尼表示,按照維護程序,美空軍機械師在完成對螺旋槳葉片是否有裂紋、劃痕等檢查工作后,需要在螺旋槳上使用電弧筆雕刻標志性的序列號,這極有可能是造成螺旋槳組件出現裂縫的一個重要原因。盡管美空軍半年前叫停了這項雕刻程序,但其產生的影響將是持久的。
美空軍還在一份聲明中稱,應為C-130系列運輸機更換8葉螺旋槳,以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同時有助于該機在寒冷地帶如北極地區的使用。
據稱,美空軍近年來多次向國會索要購買8葉螺旋槳的經費,但未得到回應。分析人士認為,美空軍此次自曝因雕刻程序導致C-130系列運輸機螺旋槳大范圍損傷,可能是爭取經費開支、推動老舊裝備換裝升級的又一“伎倆”。
上圖:美空軍國民警衛隊維修人員對一架C-130H運輸機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