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新頒布施行的《軍士暫行條例》中明確,因工作需要安排軍士代理軍官或者軍隊文職人員崗位職務的,由具有所代理崗位職務任免權限的單位批準。這為進一步走開優秀軍士代行軍官崗位職責路子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和制度遵循。
部隊的基礎在基層,基層的基礎在士兵,士兵的中堅在軍士。拓寬崗位任職渠道、優化人才配備模式、完善選拔使用機制對于軍士隊伍來說,可以極大激發其內在活力,同時也可以解決個別單位因崗位編制、任務沖突等原因導致的干部人手緊張、重要崗位人才缺口等難題,推動形成組織按崗位需求選拔培養軍士、軍士按職業規劃發展成長的新格局。
即日起,我們聚焦基層部隊選拔軍士代理軍官崗位職務這一新做法進行跟蹤報道。今天,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海軍某試訓基地,一同走近故事主人公——二級軍士長、代理連長段其省和他的搭檔大學生軍官、指導員朱彥年,看看這對特殊組合的故事,希望對各級有所啟示。
——編者
軍士代連長,我干出信心
■海軍某試訓基地某部代理連長 段其省
沒想到,在我服役第21年還有機會代理軍官崗位職務。那年,單位開展軍士代理連主官試點,聽到消息后我立即報了名,并通過層層選拔,成為團史上第一個“兵連長”。
“軍士代連長,能干出個啥名堂?”也許很多人質疑,甚至一些老戰友勸道:“好好干業務,干到退休沒問題,何必折騰自己?!钡覅s不這么想,和連隊一同成長多年,我從普通一兵成長為班長、戰位長,所在分隊曾榮立集體二等功和三等功。沒有連隊的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當連長可以為連隊做更大貢獻。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干出個樣子來!
任職之初我信心滿滿,每天晚上工作到深夜,操心連隊大大小小的事,也始終樂此不疲。但上任一段時間后,連隊的各項工作成績卻沒有明顯提高,官兵的士氣開始變得低落,這讓我有種“拳頭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努力和收獲不成正比,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時,炊事班班長胡寶煒找到我說:“連長,你是不是不相信我們???”還沒等我開口,他繼續說:“連長,你每天去后廚檢查好幾遍,我們全班心理壓力太大了……”
胡寶煒的話讓我陷入了深思。在我當戰士的時候,每次領導到一線檢查指導總能提振士氣,所以當了連長后我經常提醒自己,要多到戰位走一走,讓戰士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能被看見,從而激發工作動力。然而,我是一個急性子,每次看到問題就忍不住當場指出來,連一句表揚鼓勵的話也沒有……
我漸漸體會到,當連長和當班長不一樣,雖然都要帶頭沖在前,但不能事無巨細、一竿子插到底,到最后自己累得夠嗆,下面也不買賬,還容易顧此失彼。從那之后,我改變了管理思路,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把大部分問題交給班長骨干去解決,充分發揮官兵的主觀能動性。
走了不少彎路,我逐漸摸出一些門道。我開始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把目光聚焦到提高連隊試訓能力上,打算在連隊開展“一專多能”訓練。誰知,想法剛提出,幾個班長骨干首先站出來反對。
連隊主要負責兩個測控站點的裝備,從外觀上就能看出兩型裝備差異很大,他們覺得這方法肯定行不通,勸我說:“前幾任連長不是沒想過,只是這樣實際操作時難度太大,學通一個裝備都需要好幾年時間,萬一兩型裝備學混了,操作失誤導致影響任務,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是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還是緊盯試訓難題,敢于蹚出一條新路?當前測控保障任務高密度展開,操作手又十分緊缺,推動“一專多能”訓練是形勢所迫,也是順勢而為。我力排眾議,誓要啃下這個“硬骨頭”。
我找到一號裝備操作手、二級上士李碩,安排他到二號裝備學習專業知識。起初,李碩也是一萬個不愿意,幾乎帶著哭腔說:“連長,我好不容易才熟練操作一號裝備,為啥調我去二號……”
“選中你是為了重點培養你,一號裝備是我教你的,二號裝備我也能把你教會?!崩畲T看著我堅定的眼神,仿佛吃了顆定心丸,最后欣然同意。其實,我并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反復考慮到兩型裝備雖看似不同,但操作方法也有相通之處,只要熟練掌握規律,了解裝備性能,就一定能成為操作多面手。
苦心人,天不負。經過勤學苦練,李碩終于完成蛻變,成為了二號裝備操作骨干。去年,他所在分隊在任務中表現優異,榮立集體三等功。如今,連里崗位互學的氛圍日漸濃厚,一專多能、一人多崗蔚然成風,大幅提升了試訓保障能力。
(李 唐、奉云鶴整理)
搭檔是老兵,我受益很多
■海軍某試訓基地某部指導員 朱彥年
去年7月,我到連隊履新擔任指導員。我的搭檔是一個老兵段其省,他是連隊土生土長的軍士,曾2次獲得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專業素質過硬,群眾威信很高。但和他搭班子,我心里還是有所顧慮:“老兵雖經驗豐富,但我倆能合得來嗎?”
起初,我覺得自己是大學畢業,又是干部身份,心氣有點高,但和段其省配合一段時間后,發現自己要向他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其中有幾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指導員,明天的授課內容能否調整一下,改成防間保密教育吧?!蹦翘焐衔?,段其省來到我的房間提出建議,讓我倍感疑惑。按照制訂好的教育計劃,授課圍繞“艱苦奮斗”主題開展,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辛辛苦苦準備了半個月,哪能說變就變?
雖然有些不解,但剛到連里任職,我抹不開面子反對,就同意了。巧的是,僅僅過了幾天,連隊就收到上級關于幾起泄密案件的警示通報。這讓我既驚訝又欣慰,前幾天的教育課仿佛是一場及時雨,提早給連隊官兵敲響了警鐘。
我好奇地去找段其省。他嘿嘿一笑說:“我可沒有那么神,只是覺得最近手機軟件頻頻升級,正處于監管空檔期,這時最需要上一堂保密課,只是碰巧和上級指示精神吻合罷了……”
聽了他的話,我感到有些慚愧,同樣是連隊主官,我卻看不到這些隱患苗頭。老兵確實最懂兵,和連長共事一段時間后發現,他總能及時準確地抓住戰士們的心理,工作想在前、干在前。
去年,在有疫情地區休假的官兵不能按時歸隊,只好延長假期;而有的戰士卻因為疫情無法休假,對比之下產生了心理落差,甚至有個別同志產生了嫉妒心理,影響到連隊的團結。
連長發現苗頭后及時提醒大家:“不要覺得他們占了便宜,我們要設身處地為戰友著想,他們在外面臨風險,我們作為戰友應該更加關心他們……”就這樣,連長用三言兩語就化解了大家的負面情緒。
對照連長這面鏡子,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平時覺得自己很用心,查一堆參考資料,寫一篇漂亮的教案,但經常是臺上講得激情四射,臺下反響平平。分析原因,我認識到自己開展教育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難以感染官兵。連長不多說華麗的語言,但他總能抓住要害,說到官兵心坎,開展教育也不局限于三尺講臺,課余休息時間經??吹剿蛻鹗總冋勑慕恍摹?/p>
連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徹底去掉心中的傲氣,虛心向連長多請教多交流。能和這樣一位特殊的搭檔共事,我認為是一次難得的寶貴經歷。
去年年底,年終總結大會剛剛結束,我開始產生歇歇腳的想法,可當天連長就找到我,建議召集骨干,一同研究制訂新年度的工作計劃,爭取比兄弟單位快干一步。他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讓我心生敬佩。
和連長學到的可不是一兩招,我還經常找他咨詢裝備技術問題,快速提高自身軍事素質。一次任務前,裝備突發故障,我沉著冷靜地判斷出幾個可能的問題根源,縮小了排查范圍。故障很快排除,戰士們接連夸贊,那些老軍士也對我刮目相看。
與老兵搭檔,加速了我的成長,連隊的各項建設也在向上向好。去年,連隊黨支部被上級評為“奮斗新時代先進基層黨組織”!
(柴淯瀧、陳海濤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