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戰鷹,難舍海天情
■藍鵬飛 李姍

辛海輝和“戰友”告別。盧新千 攝
初冬的一天清晨,海軍航空大學某團教官辛海輝站在窗邊,看著漫天烏云,臉上露出幾分擔憂。昨晚,辛海輝接到徒弟趙佩林的電話,得知他今天要開展編隊飛行訓練。
不多時,辛海輝的耳畔傳來熟悉的戰鷹轟鳴聲,緊接著兩架戰機出現在他的視線里。此刻,他的心頭不由涌起陣陣波瀾,想起自己曾經帶教徒弟的畫面,也想起不久前屬于自己的告別藍天儀式。
“我代表全團官兵祝賀您,軍旅飛行生涯完美掛靴,向您致敬!”辛海輝清晰記得,那天微風和煦,陽光明媚。作為特級飛行員,他在全團官兵的凝望下,駕駛戰鷹輕盈接地,圓滿完成最后一架次飛行任務,正式宣告他30載飛行生涯完美收官。
“再見了,我的老伙計!”辛海輝緩步走到戰機前,像第一次接收它時那樣,細致地檢查每個部位,時而駐足停留、時而深情撫摸。
30年前,辛海輝招飛入伍,成為藍天方陣的一員。從雛鷹試翼到振翅高飛,再到育鷹翱翔,辛海輝以戰鷹為筆、藍天為卷,描繪出他苦練精飛的奮斗航跡。
那一年,該團改裝某新型戰機,辛海輝作為技術骨干首批去工廠參加理論改裝、首批進行新機型課目單飛、首批駕駛戰機轉場歸建。
面對新機列裝時只有一套使用說明書的情況,辛海輝帶領研究小組先啃硬骨頭,編寫出某型飛機《飛行訓練大綱》《特情教范》等教材。
“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只有在平時練就扎實的技術能力,遇到特情時才能化危為安?!边@是辛海輝始終秉持的理念。
一次,辛海輝專項試飛一架剛更換完發動機的戰機。當戰機上升到萬米高度時,發動機突然空中停車。緊急關頭,辛海輝沉著冷靜操控戰機,與塔臺指揮員密切聯系,憑借過硬的飛行技能和心理素質駕馭戰鷹安全返航,創造了新機型首次成功處置空中重大特情的先例。
從事飛行教學22年,辛海輝甘做育鷹人梯,把培育海軍殲擊機飛行員當作使命,針對每一名飛行學員的性格特點、技術優長因材施教。
砥礪奮飛凌云志,薪火相傳再啟航。在停飛儀式上,辛海輝將飛行頭盔移交到年輕飛行員趙佩林手中。頭盔是飛行員戰斗的“鎧甲”,見證著飛行員建功海天的榮耀,這不僅是裝備的交接,更是奮飛的接續和傳承?!拔乙欢ㄑ刂饓艉L斓暮桔E奮勇前行,跑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接力賽!”趙佩林許下諾言。
從灼灼芳華到不惑之年,從青澀面龐到兩鬢斑白,辛海輝已安全飛行6679架次、近3600小時,飛過5種機型,在一次次與海天為伴的奮斗時光里,書寫著人生最華麗的篇章。
停飛,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這段時間,告別了藍天的辛海輝依舊忙碌,他正在為即將奔赴新崗位做準備——負責地面風險評估與安全檢查?!盁o論從事什么工作,我都會盡最大的力?!毙梁]x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