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風凜冽,但溫暖始終就在身邊。即將到來的12月5日是第37個“國際志愿者日”,讓我們一起向志愿者們道一聲“辛苦了,謝謝你”。攜手并肩,同心同行,弘揚志愿精神、發揮志愿作用,讓“志愿者”成為我們共同的名字。
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注冊志愿者已超過2億人,全國平均每7人就有1名是志愿者,已有1.4萬家志愿服務組織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上進行了身份標識,注冊志愿服務團隊數量達98萬。他們用細心、耐心、愛心、真心服務群眾,奏響了為人民服務的協奏曲。在脫貧攻堅的田野,在鄉村振興的一線,在抗擊疫情的前沿,在生態保護的戰場,在社會治理的末梢,神州大地處處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不論春夏秋冬,寒來暑往,他們身披霞光而來,腳踏星輝而去,只為千家萬戶送去光的溫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慈善法、志愿服務條例等系列重要政策法規為我國志愿服務提供了法律保障,促使我國志愿服務事業不斷發展,也對新時代志愿服務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鶎庸ぷ骺雌饋砗唵?,但是卻非??简炛驹刚叩哪芰?、體力、耐力。他們想民之所需,默默為群眾奉獻,一個個平凡舉動釋放出更大的正能量,讓這些付出和貢獻變得不平凡。
每一個志愿者都是流螢微光,匯聚在一起就成為了光芒萬丈的萬千星輝?!胺瞰I、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鼓勵人們向上向善。廣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踐行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滲透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有助于促進全社會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現代意義上的志愿者文化意味著個體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每一位志愿者都如同一片溫暖了冬日的雪花,他們把志愿化成一道光,凝聚成溫暖世界的力量。期待志愿服務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讓志愿者文化在中華大地蔚然成風。
伴隨經濟全球化進程,志愿服務日益成為中外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弘揚志愿精神,有利于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風貌,為人類精神文明進步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