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集團軍某旅防空營按照官兵訓練消耗數據科學配餐——
一年三次修改食譜
■解放軍報記者 徐 雯 通訊員 賈文鑫 左超超

謝 巖繪
“許班長,下周的訓練表已經發給你了,記得查收?!边@天晚上,連務會一結束,第77集團軍某旅防空營文書余萍便將剛制訂好的訓練周表通過強軍網發送給了炊事班班長許坤,他告訴記者,這樣的做法已經持續了幾個月。
“炊事班要訓練周表干啥?”在好奇心驅使下,記者來到炊事班宿舍。此時,許坤已帶著幾名戰友坐在了電腦前。只見他們在一款軟件的幫助下,很快便根據訓練強度計算出官兵每天所需攝入的各類營養成分比重。
“我們現在每餐都嚴格按照訓練消耗數據進行配菜,確保戰友們吃得健康?!痹S坤告訴記者,這一做法,源于他們今年三次修改食譜。
第一次發生在今年年初。那時新兵剛剛下連,許坤對新兵們的飲食格外關注。他發現這批新兵中有不少人來自云貴川渝地區,對營里以西北菜為主的飲食不太習慣。為解決這一問題,那段時間,許坤和炊事員們找到全旅有名的“川菜大廚”拜師學藝,專攻精練川菜做法,重新制訂食譜,這才逐漸“征服”了新戰友的胃口。
可沒過多久,許坤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同一桌飯菜,有的菜品次次被戰友一掃而空,而另一些菜品幾乎每次都會剩下,個別的甚至無人動筷。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許坤發現了規律:類似水煮牛肉、辣子雞丁等“硬菜”從來不會剩下,素菜的“銷量”則明顯要差一些。與此同時,同樣是素菜,油炸爆炒等做法就比清炒和醋熘更受歡迎。
為了印證這一規律,許坤隨后做了一次問卷調查——他讓戰友寫下“最希望炊事班做的10道菜”。結果不出所料:東坡肘子、毛血旺、紅燒肉、炸雞、烤魚等菜品榜上有名,而一些口味清淡的素菜則很少被提到。
“戰友們喜歡吃啥,咱們就做啥?!痹谠S坤的提議下,第二次修改食譜拉開了帷幕。因為符合官兵喜好,接下來的小半年時間里,營里幾乎沒有剩菜剩飯。不僅如此,在伙食滿意度調查中,許坤所在的炊事班也評分很高,被旅機關評選為“紅旗食堂”。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前的年度體檢宣告了這次修改食譜的失敗——因長期的重油重鹽飲食,不少官兵的甘油三酯、膽固醇等指標都接近“臨界值”,還有個別官兵體重已悄然超標。
“只顧想著大家愛吃什么,忽略了大家需要吃什么,差點吃出問題來?!钡弥耸?,許坤懊惱不已,主動在營軍人大會上作出深刻檢討。
灶臺連著戰位,伙食關乎打贏。為了讓戰友既能吃飽吃好,又可以吃出健康吃出戰斗力,許坤又牽頭開始了第三次修改食譜。
以前,許坤“拜師”大多去的是餐廳、酒店,這次學藝,他卻把目光轉向了醫院和體校。為了讓官兵飲食更加科學健康,他利用空閑時間,拜訪駐地醫院醫生,詳細請教科學飲食相關知識,并前往駐地某專業體校取經,學習借鑒他們根據訓練強度調整伙食的做法。不僅如此,愛“折騰”的許坤還通過自學考取了營養師證書,成為全旅首個具備等級廚師和營養師資質的“雙料”大廚。
這一次修改食譜成效如何?有3組數據可以說明:一是在近期的檢查中,機關發現防空營飯菜幾乎沒有剩余,基本做到“每日光盤”;二是營里部分官兵體檢復查結果顯示,曾經異常的指標均已恢復正常;三是在剛剛結束的年終考核中,防空營官兵在“體型”一項全員合格。
微議錄
“吃好”不能停留在“好吃”層面
■徐 雯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锸潮U瞎ぷ魇遣筷牭囊豁椈A性工作,事關官兵身體健康和部隊戰斗力建設。
從長征時的草根樹皮到如今軍營餐桌上的“六菜一湯”,我們早已將目光從“吃飽”轉向“吃好”。在此過程中,我們應注意,所謂的“吃好”絕不能僅僅停留在滿足官兵口腹之欲這個層面。
“官兵動物性食品應達到每人每天280克,動物性蛋白占比不少于26%……”前些年,我軍進一步調整了食物定量標準,提高了各類食物營養標準,并將定量精確到“克”。這對我們改進伙食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物質相對豐富、提倡科學飲食的今天,如何向“吃”要戰斗力,已成為新的時代課題。只有聚焦“保障打贏”要求,科學制訂食譜,才能真正實現“吃好”這一目標。
